香港餐飲店頂讓需要做哪些前期調查呢?

作者:大生意
時間:2025-04-14

「這家店月營收明明寫著20萬,為什麼我接手後連10萬都做不到?」2024年深水埗某 茶餐廳頂讓 案中,買家因輕信虛假賬目,低估設備老化成本,三個月內虧損逾百萬港元被迫結業。這類慘痛案例揭示:在香港餐飲頂讓市場,前期調查的精細程度,直接決定你是在「盤店」還是「盤雷」。

據統計,香港餐飲頂讓 糾紛中,75%源於牌照隱患、財務造假與設備誤判。本文將揭露業內從不明說的調查手法,帶您用工程思維拆解一家店的「生命體徵」。



一、法律合規性調查:牌照與租約的生死線

食物業牌照驗屍級檢查

核查牌照是否「綁定現址」:擅自搬遷可能導致吊銷牌照。

確認牌照類別:普通食肆牌(可堂食+外賣)vs 小食食肆牌(僅限外賣)。

查核違規記分:登入食環署「違例記分系統」,查驗過去2年有否扣分紀錄(扣滿15分即停牌)。

租約條款魔鬼細節

查驗「轉讓同意權」:租約是否允許分租/轉讓?是否需要業主書面同意?

分析續約風險:若剩餘租期<6個月,需評估業主續約意願(建議簽訂三方協議)。

租金陷阱:釐清租金結構(固定租金 vs 營業額分成),審查過往分成數據真實性。

案例:2023年旺角糖水店因未發現租約禁止轉讓,業主終止租約,新東主損失$80萬頂手費。


二、財務黑洞排查:揪出隱形債務與帳目美化

債務偵測三層過濾

第一層:查驗供應商賒賬單據(過去3個月進貨紀錄交叉核對)。

第二層:透過「智方便」驗證水電費、差餉繳納紀錄。

第三層:勞工處MPF供款紀錄(強積金欠款可追溯7年)。

現金流真實性分析

對比POS系統數據與銀行流水(差異>15%即為風險信號)。

核查「虛增營業額」手法:例如同一時段大量小額現金交易、重複使用舊收據。

稅務地雷清查

要求提供最近2年利得稅繳納證明,確認無滯納金。

查核印花稅:若原租約未打釐印,可能需補繳稅款+罰金(最高為稅款10倍)。


三、設備殘值評估:從效能到壽命的科學檢測

冷鏈系統生死線

冷藏庫溫度均勻度測試:各點溫差>2°C需扣減估值20%。

壓縮機工時查驗:使用>35,000小時(平均壽命5-6萬小時)需預留更換成本。

廚房設備暗病診斷

中式炒爐:檢測燃氣效率(每小時耗氣量>15立方米為老化)。

油煙淨化系統:檢查靜電集塵板耗損度(更換費用$1.2萬/組)。

易損耗品現狀估值

餐具破損率>10%:整批按進貨價30%計值。

真皮座椅:檢查龜裂與染色程度(修復成本約$500/張)。


四、人力資源風險防控

員工合約與遣散成本

計算潛在遣散費:遣散費 = 最後月薪 × 年資 × 2/3。

查核強積金供款:欠繳部分需從頂手費扣除。

核心團隊留任條款

要求主廚、店長簽署「至少3個月過渡協議」。

設定競業條款:禁止離職後於1公里內同業任職。


五、客戶與市場價值分析

客戶資產驗證

查驗會員數據真實性(活躍會員定義:過去3個月消費≥3次)。

分析外賣平台數據:Foodpanda/戶戶送月均單量<300單需警惕。

地段競爭力評分

計算「有效客流量」:高峰時段每小時經過人數×進店轉化率(行業平均3%-5%)。

方圓500米同業密度:>5家同類型餐廳需評估差異化空間。


六、實地蹲點調查法

神秘顧客行動

連續3日不同時段消費,記錄客單價、翻桌率、服務效率。

廚房暗訪:觀察食材處理流程是否符合食安標準。

供應商突擊訪談

隨機抽查2家主要供應商,確認賒賬額度與合作穩定性。

查驗進口文件:刺身級海鮮需附衞生證明正本。


七、專業報告必備項目

法律意見書:由牌照律師簽署,確認無違規風險。

設備檢測報告:註明設備預期壽命與維修預算。

財務風險摘要:列明最大潛在債務與現金流缺口。


香港餐飲頂讓 的本質是「風險定價」,唯有透過系統化調查,才能將感性認知轉化為量化決策指標。建議至少投入頂手費預算的3%-5%用於專業盡調,這筆費用可能為您避免數十萬的潛在損失。

請記住調查不是成本,而是投資回報率最高的風控,一次合格的香港餐飲頂讓調查,能做到三件事:

1.量化風險(將「感覺有問題」轉為「預估損失$XX萬」)

2.創造籌碼(用設備檢測報告壓價,用客流數據抬價)

3.鎖定退路(設定解約觸發條款,保留抽身主動權)

聯絡我們

公司地址:

電話號碼:

WhatsApp 電話號碼:91017335

FAX 號碼:

電郵地址:info@dai32.com

立即查詢

立刻輸入資料報名

我們的同事收到査詢後會儘快回復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