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讓詐騙實錄|茶飲店頂讓的5大新型騙局解剖(附自保終極指南)

作者:大生意
時間:2025-03-04


香港茶飲店頂讓 市場暗流洶湧,2023年消委會數據顯示,餐飲業轉讓糾紛中37%涉及詐騙成分,單一案件最高損失達$520萬!作為處理近200宗茶飲店轉讓的專業平台,我們揭露最新詐騙手法,助您避開血本無歸的致命陷阱。


騙局1:偽造外賣平台後台數據

手法拆解:

賣家利用外賣平台「首月免佣金」政策,大量刷單製造虛假流水(常見於Foodpanda、Deliveroo)。

偽造後台截圖時,刻意隱藏「退款訂單率」及「真實評價分數」。

辨識技巧:

訂單編號驗證:要求登入賣家賬號,隨機抽查10筆訂單的「客戶聯絡電話」(真實訂單通常有真實號碼)。

時段比對:核實平日下午3-5點等冷門時段的「爆單現象」是否合理。

杯量推算:用聲稱的日銷量500杯 × 每月30天,對比實際珍珠粉圓進貨量(500杯需至少150公斤粉圓)。

案例:2023年旺角某水果茶店,賣家偽造月售1.2萬杯數據,買家接手後發現實際日均僅售80杯,差額高達$40萬/月!


騙局2:租約「二房東」陷阱

手法拆解:

詐騙者假冒業主或長期租客,利用「假授權書」轉讓店舖。

合約中隱藏「短期租約條款」,接手後業主收回舖位。

自保動作:

業權查冊:到土地註冊處網站(www.iris.gov.hk)輸入地址,確認出租方是否註冊業主。

押金追溯:要求提供過去3年租金收據,確認付款賬戶屬業主名下。

條款加簽:在合約追加「若業權爭議導致損失,賣家需賠償3倍頂讓費」。

法例依據:根據《業主與租客(綜合)條例》,二房東轉租須獲業主書面同意,否則租約無效。


騙局3:設備殘值造假

手法拆解:

將使用8年以上的老舊設備,噴漆翻新偽裝成「95成新」。

虛報進口證明,將內地山寨機冒充台灣/日本原廠機。

破解步驟:

拆機驗碼:檢查壓縮機、電路板上的出廠編號,聯繫原廠查詢生產日期。

耗電測試:用電力監測儀實測24小時耗電量,老舊製冰機可能多耗電40%。

零件溯源:要求提供設備進口報關單,核對型號與實物是否一致。

案例:銅鑼灣某奶茶店號稱$50萬設備「近乎全新」,實際更換零件費高達$18萬!


騙局4:會員儲值卡債務隱瞞

手法拆解:

轉讓前瘋狂推「買10送3」儲值優惠,套現後將債務轉嫁新買家。

利用現金收據不連號特性,偽造已兌換記錄。

自保策略:

系統驗證:登入會員管理後台,導出所有未兌換餘額(需賣家簽署數據真實聲明)。

押金扣押:在頂讓費中扣留30%作「債務擔保金」,為期6個月。

公告切割:接手後立即張貼「舊儲值卡兌換截止日」,書面通知會員限期辦理。

法例警示:根據《不合情理合約條例》,若賣家蓄意隱瞞債務,買家有權撤銷交易並追討損失。


騙局5:加盟品牌授權陷阱

手法拆解:

偽造總部「區域獨家經營權」文件,實際上該區已有3間分店。

合約夾帶「自動續約條款」,強制支付年年上漲的品牌費。

破解之道:

總部直聯:直接致電品牌香港辦事處,確認轉讓資格及區域保護範圍。

商標查冊:到知識產權署網站(www.ipd.gov.hk)查詢商標有效性。

條款談判:刪除合約中的「單方面續約權」,增設分店距離限制條款。

案例:某台灣品牌加盟店轉讓後,新買家因「500米內開新店」條款,半年內客流量暴跌60%!


終極自保3步曲

盡調核實:

委託第三方機構驗證財務數據(費用約$15,000-$30,000)

使用「設備檢測儀」量化真實殘值

法律防護:

合約追加「詐騙連帶賠償條款」(賠償金建議定為頂讓費200%)

要求賣家簽署《無隱性債務宣誓書》

資金管控:

採用「3-4-3付款模式」:30%訂金、40%過戶後支付、30%押後6個月

使用銀行託管賬戶(Escrow),避免直接付款給賣家


以上就係我今天分享“ 轉讓詐騙實錄|茶飲店頂讓的5大新型騙局解剖(附自保終極指 ”嘅相關內容,dai32.com 提供一站式出讓 頂手生意 綜合平台,如果想知道更多透過dai32頂手轉讓嘅箇中橋妙,就即向我哋咨詢。


聯絡我們

公司地址:

電話號碼:

WhatsApp 電話號碼:91017335

FAX 號碼:

電郵地址:info@dai32.com

立即查詢

立刻輸入資料報名

我們的同事收到査詢後會儘快回復您